(记者:王国清 通讯员:徐梦蔚)12月13日,乳山市卫健局副局长宋军强同志将鲜花送给郭洪君、马晓、乳山市中医院核酸检测点负责人团队、许天龙、姜志光、孙美娜、兰硕,褒奖他们担当作为、冲锋在前、奉公克己,勇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文明新风的崇高行为。
郭洪君、马晓典型事迹
清晨的金色阳光洒满大地,秋风带着微微的凉意,吹落满地的黄叶。刚刚七点钟,在金碃岭体育公园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都还没有正式上班,一位身穿工作服的男同志正拿着笤帚,弯着腰,认真地清扫着通道上的落叶。他就是金碃岭核酸采样点负责人之一——马晓。
马晓是乳山市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主任。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今年5月14日,乳山市在金碃岭体育公园开设愿检尽检核酸采样点,马晓负责该采样点相关管理工作。金碃岭体育公园核酸采样点每天早晨七点半开始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马晓七点就到岗了,准备物资、整理卫生、检查人员到岗情况、进行相关工作部署。
使命在肩,初心如磐。马晓时刻牢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每天早晨七点到晚上七点,他和同事们要马不停蹄奋战整整十二个小时:行程码查验、检测通道引导、信息录入、核酸采样、维持秩序……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每一个程序都不能出差错。酷暑难耐时,他们忍受着炙热的高温,防护服里汗水如雨;秋雨绵绵时,他们忍受着湿冷的不适,一丝不苟坚守岗位……
“核酸采样点成立以来,我们日采样量最多达6800人次;国庆假期,日平均采样量达4000人次以上……”马晓介绍说。工作量如此巨大,他不仅要整体协调各个岗位的工作,还要安抚市民情绪。有的市民等待时间过长,心情不免急躁;有的市民属于重点人群,要疏导到专门的采样点采样,难免会产生不理解等情绪……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马晓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程序的同时,要采取亲人模式服务广大市民,要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暖,让市民感受到最优质舒适的服务。
市民杨女士的母亲行动不便,她用轮椅推着母亲来做核酸采样。马晓看到后,立即引导她们通过绿色通道优先采样。“我们在金碃岭体育公园附近居住,每次都在这里做核酸采样,工作人员服务很贴心,他们每天长时间坚守岗位,服务态度还这么好,真是不容易。”杨女士说。
“高强度的工作,我担心有人身体吃不消,我们必须随时在旁看着,有突发状况可以随时替岗。”金碃岭体育公园核酸采样点另一位负责人郭洪君说。
他是乳山市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一份岗位一份职责,一份职责一份使命。从核酸采样点成立以来,他就一直坚守在这里。
郭洪君是战“疫”一线的一名“老兵”。新冠疫情以来,他三次进驻滴水湾隔离点,不分白天黑夜,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除了负责各种物资配送、一日三餐陪送,还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清运处理垃圾等。他的手机从来不关机,全天24小时待命。同时,还要做好隔离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服务,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停歇。他和团队时刻关心着每一个人,温暖着每一个人,让他们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安心。
从滴水湾隔离点到金碃岭核酸采样点,郭洪君战“疫”的脚步从未停歇,每天12个小时的坚守,让他的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但他从没喊过一句苦,从没说过一句累。他说,天气逐渐冷了,这几天马晓主任提出,让送餐工作人员用保温箱给工作人员的午餐保温。还有,我们要早点想办法采取取暖措施,冬天快来了……
任重道远,砥砺前行。马晓、郭洪君两位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每天迎着第一缕朝阳,送走最后一抹晚霞。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构筑起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他们用奉献和坚守,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乳山市中医院核酸检测点负责人团队典型事迹
因疫情防控需要,自2022年5月11日起,乳山市人民广场“愿检尽检”核酸采样点启用。该采样点由乳山市中医院负责,工作人员主要由中医院医务人员及志愿者组成,工作时间从每天早7:30-晚18:00结束,是乳山市人流量最大的核酸采样点,最高一次日检测量达到7400余人次。
为做好采样点工作,乳山市中医院组织了一支由8人组成的核酸采样点负责人队伍,轮流值守并协调处理一切采样点事务。采样点启用5个月以来,他们克服了高温、湿热、暴风雨等恶劣环境,顶住重重压力,尽最大努力维护采样点的正常工作秩序,为群众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疫堡垒。
作为采样点负责人,他们总是每天早晨6点半左右第一时间到位,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组织志愿者摆好桌、椅、太阳 伞等物品,提前准备好采集用品和防护用品。在人流少时,他们尚能坐下休息会儿,人流量多时,他们就要跑前跑后处理各种事务:解释政策、处理诉求、安抚情绪、调整物资……在中午12点、傍晚5点半左右2个高峰时段,他们顾不上吃饭、喝水,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从未有过正常饭点。晚上7点迎接完最后一波群众,做好封箱、消毒、消杀、统计人数、处理医疗垃圾、查点物资所有工作后,他们才离开工作岗位。当天采样点所有工作人员均轮值,只有负责人是全天值班。他们的步伐所及、目光所及,全都集中于这一处小小的点位:对于年轻的志愿者,他们时刻叮咛做好防护、尽到职责,对于行动不便的老者,他们热心搀扶帮助、温馨提醒,对于有疑问的群众,他们及时协调、耐心解释,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荡气回肠,有的只是点点滴滴的细节温暖人心,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医人的担当和奉献。
宋玮是在人民广场“愿检尽检”采样点负责时间最早、负责时间最长的一位成员。这位不知疲倦的“女汉子”每天像陀螺一样出入在采样点板棚和待采样人群间,汗珠不停地从她的额头上滚落,汗水湿了一身又一身。“宋玮,这位阿姨的手机不好使了,也没带身份证,你给想想办法吧!”“宋玮,这位大哥对采样点服务人群政策总是不理解,你来跟大哥说吧!”面对庞大的人群,每天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突发问题,宋玮需要不断地解释、沟通,在户外喧闹的环境中,因为长时间高声说话、用嗓过度,她的声音长达一个多月都是嘶哑状态。
8月8日晚,就在大家即将整理下班时,一场瓢泼大雨突如其来,一位刚采完样的阿姨急匆匆地从遮阳棚往外跑,现场负责人王飞飞怕阿姨淋湿急忙拦住,但阿姨着急地指着自己的电动车说道:“我刚拿的中药还在车筐里,别淋湿了,我得去拿回来呀!”王飞飞让阿姨等在原地,二话没说冲到雨里,帮大姨取回了药,但自己浑身上下已被雨水浇透,阿姨心疼地说:“孩子,我给你添麻烦了。”王飞飞却笑笑回答:“没事儿,阿姨,热了一天了,正好凉快凉快。”
8月16日,信息科李刚轮值负责人,上午9点多,一位70多岁的老人手里提着两大兜水果来到了广场采样点,老人找到工作人员:“前几天我来这做核酸,一个工作人员看我一个人来的,给我打了出租车把我送回家,车费还是她给我交的……她也没说叫什么名字,我只知道她是你们这的工作人员,我今天特意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李刚微笑着说道:“阿姨,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东西我们不能收,我们医务人员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天这么热,您快回家休息吧。”说着他提上水果,又给老人打好车,付了车费,嘱咐司机师傅一定要把老人送到楼下,目送老人离去。
暑假的到来让采样点的工作更加辛苦,有时温度高达40℃。又是一个排起长队的一天,负责人许毅担心群众中暑,便及时将现场情况反馈给单位,在医院及时的调度安排下,人群长队中临时搭建起了简易遮阳伞,避免了烈日直晒,缓解了排队群众的焦灼和不适。
对于群众来说,一次采样只是几秒时间,但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坚守、是使命。翻开乳山市中医院战“疫”群英册,还有更多温柔细腻、坚毅果敢的面孔浮现眼前,他们虽身份不同,但使命相同,都是为了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褪去医务工作人员的身份,他们也是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园,用平凡的身躯谱写着不平凡的赞歌。
许天龙典型事迹
面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乳山市疾控中心的许天龙同志冲锋在前、全身心投入核酸检测工作。每天标本少则几十,多则数百,看似简单的数字,但每一个数字都是一个复杂的问号,都影响着后续的繁杂的工作。他深知这个检测的意义重大,工作尽职尽责,严谨扎实,严把检测质量关,加强与流调方面的沟通,不放过每一个病毒,为流调的和疫情处置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倾力奉献,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后的数月,他昼夜不停,无论何时来了紧急任务,都提振精神,毫无怨言马上投入工作。
今年3月威海市疫情爆发,我市大部分核酸样本都由样本转运专车送到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拉开了高强度工作的序幕。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许天龙同志只回过一次家。每天的工作大概是14个小时左右,密接次密接人群采样、核酸检测、检测试剂耗材采购都是他的任务。进实验室前,水都不敢喝,就怕中途要上厕所。每天早上八点进来,晚上十点出去是常态,几乎所有环节是要在防护下操作,虽然长时间防护服穿着不透气,加上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他不叫苦、不叫难,急公众之所急,竭尽全力应对各项工作。这期间,核酸检测耗材和物资保障也是一大难题,因疫情防控原因,外地来乳货车司机不能下车,上百万人份的采样耗材和检测试剂都是他与几位同事一箱一箱搬运到五楼实验室仓库,经常搬运归置完毕已是凌晨,对体力也是巨大的消耗,身心俱疲。那是一段没有蓝天的日子,当疫情平稳时,他最开心的是终于看到白天的样子了。
实验室有任何异常结果都要实时汇报,一旦出现翘尾、无内标会要求检测人员进行技术复核、比对和二次确认。动态的数据汇报也是一个难题。从接收到标本,到检测出炉是有时差的。从接收到标本到数据出来至少要三个半小时。“当你需要汇报数据时,它可能有的在扩增仪上,有的在提取仪上,总之它在路上。”对所有人来说,一份“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就是一颗“定心丸”。但大部分人不了解的是,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都是分秒必争、日夜坚守的结果。作为疫情防控的“幕后英雄”,他与病毒在实验室直接交锋,也是是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其中一位默默无闻的战士。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核酸检测工作还是应急采样任务,每一次接到任务后,许天龙同志都没有丝毫迟疑,毅然决然用身躯扛起了责任与担当。他不断激励自己,每一天都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辛付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对疫情漫漫,他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全意为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态度,以“功成必定有我”的热情,严防死守着自己的责任区,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好抓实抓彻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凡的事业,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闪闪发光。
姜志光典型事迹
自2022年3月份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形势复杂多变,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姜志光同志做好疫情精准防控工作,“5+2”,“白加黑”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在全市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他作为指挥部下设的样本转运组成员对全市样本转运人员进行多场次培训,特别是为了保证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他在市政府第二会议室利用小鱼连连视频会议形式对全市15个镇街负责样本转运的分管领导及负责同志进行2场次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已经是深夜2点多,但交通局为了14日当天能及时准确地将接收的所有样本安全快速转运到市外检测实验室,又邀请他到交通局继续研究转运方案和应急预案,时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5点。作为全员核酸采样南黄中转站负责人,他顾不上休息,又继续负责对市区东片6个乡镇的外送样本进行接收并二次转运,最终准确无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作为市里的全员核酸采样技术骨干,姜志光同志还负责对全市各采样点的规范设置和工作流程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为全市的核酸采样点规范化设置及标准工作流程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3月初,姜志光同志临危受命,负责筹备乳山市科技创业中心核酸采样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通知后,姜志光同志立马奔赴乳山市科技创业中心开展工作,实地考察场地,制定工作方案,组织采样点启动人员,做好前期物资准备,在短短的4个小时内把科创中心采样点搭建起来并启动核酸采样,使采样点能够快速投入使用,平稳有序运行。乳山市科技创业中心3月到4月份日平均采样量在4000到5000人,采样量最高达到了8000人次,他晚上加班到9、10点已经成为常态,最晚加班到夜间11点,每次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为了疫情防控工作,他没有一句怨言,他这种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敬业敢拼精神深深鼓舞了周围同事们,使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奋进,抗击疫情。
5月17日,为满足城区居民日常核酸检测和出行需求,我市拟在河滨公园增设愿检尽检采集点,姜志光同志再次受命,火速着手开展工作。不同于科创中心采集点,河滨公园采样点采用的是核酸采样小屋作业,屋内空间有限,内部物资摆放和人员作业是一个问题,同时采样点场地的布局,通道的设置也是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姜志光同志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合理规划现场布局,收集群众合理化建议并及时进行调整,通过不懈努力将河滨公园愿检尽检采样点打造成优质高效便民核酸采样点,无论从位置布局上,还是在时间设置上,都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市民群众日常核酸检测随到随测、就近检测的需求。
姜志光同志思维缜密,善于思考,做事周全,在各项工作中都讲求方式方法,安排工作妥帖也讲原则,使得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科技创业中心和河滨公园核酸采样点,针对采样人群量大,工作人员短缺等问题,他主动联系宣传部、城区街道各社区书记、社会志愿组织等部门单位,多渠道招募志愿者达70名,为采样点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核酸采样点平稳有序运行,也赢得了广大居民群众以及同事们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面对突发的疫情,姜志光同志勇于担当,敢为人先,无私奉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组织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以自身的行动在各项工作中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切实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词。
孙美娜典型事迹
疫情爆发以来,在全市上下奋起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有一位这样有责任、敢担当、讲奉献的工作人员,挺身而出,坚守在前沿、冲锋在一线,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精准、有序投身乳山市城区核酸检测点的工作中,努力构筑起维护群众健康安全的坚强屏障,她就是城区重点地区核酸采样点负责人孙美娜。
乳山市城区重点地区核酸采样点作为乳山市区唯一一个24小时开放的地点,承担了主要省内、外入乳返乳人员核酸采样,特别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传播风险较大,更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晚上7点愿检尽检窗口开通后,采样点压力剧增,孙美娜需要时刻关注着采样点的监控,发现人员拥挤,马上来维持秩序,引导采样者间隔一米线,并进行窗口分流。任务艰巨,为确保全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她兢兢业业,亲力亲为,从凌晨到深夜,她每天都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风险越大,责任越大,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入乳返乳人员增多,更需要维持秩序,引导群众扫场所码、为群众解答疫情防控的要求,24小时连轴转已经成为常态。同时每天还需对采样点进行四次消毒并安排转运样本、医疗废物的转运。为最大化助力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她科学计划,合理安排同志轮换休息,总是把接到时间最晚、最艰巨的任务留给自己,身体力行,冲锋在前。由于预检人员经常更换,每天和预检人员一起预检,耐心的教给他们,重点地区采样点的服务人群,要和正常健康人群分开采样点采样,以避免互相交叉感染的风险。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她也尽职尽责,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一一解答政策。
面对疫情,需要的是责任,是担当,是迎难而上。每一次奔赴都是责任,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无论是办公室还是核酸检测点,变化的是工作场地,不变的是责任担当,孙美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深知使命在身、责任在肩,依然无怨无悔地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奉献担当,用爱、用心、用责任、用担当,全力以赴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群众筑起了防疫的坚实堡垒,为乳山市核酸采样工作的有序开展贡献了不凡的力量!
兰硕典型事迹
兰硕,1987年出生,本科学历,中共预备党员,现担任乳山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主任职务。自疫情以来,始终坚守一线,尽职尽责,带领全院疫情人员筑起了一道道隐形的防线,为乳山市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和健康。
兰硕同志主要负责妇幼保健院和四德公园核酸采样点核酸工作的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各类方案的制定、人员防控知识培训、防护知识指导、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监督、医疗废物规处置等工作。自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兰硕同志任劳任怨,认真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积极协同各部门联防联控。为了确保各项防疫工作规范开展,根据乳山卫健委疫情防控专班的要求不断调整新冠感染防控方案,他总是第一时间按照上级要执行防控方案,细化工作流程。指导核酸检测,不断细化、逐步规范。
兰硕同志主动担当作为,一面统筹安排医院日常核酸工作,一面做好城区四德公园愿检尽检核酸采样工作,采样点工作既严格又繁琐,需要每天清点核酸检测物资、安排核酸采样人员、培训志愿者,建立工作台帐,监督标本转运和严格按要求进行消毒等工作,在工作中,他既是管理者,又是参与者。自疫情爆发以来,兰硕同志始终坚守在抗疫的第一线,从核酸标本的采集到后期病毒的提取与检测,他深知只有做到每个细节都深入了解,每个环节都认真学习,才能确保整个流程不出问题。作为乳山市四德公园核酸检测点的负责人,他深感自己工作不能松懈,完全牺牲了个人时间,两年多来几乎没有休过假,即使半夜接到通知,也会立即爬起来进行工作部署,披上衣服就踏上了工作的道路,一夜睡两三个小时的情况比比皆是。
惟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兰硕以“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为宗旨,用实际行动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